引言

活动目前已落下帷幕,来自选手们的ASCO摘要解读、病历实战分析、患者科普教育等内容都非常精彩。这些优秀文章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医生朋友们一同分享,于是我们将以连载形式持续呈现给各位。

本系列为患者科普教育连载,如果觉得文章精彩,不妨转发支持!

放射治疗是通过电离辐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在胸部肿瘤、头颈部肿瘤中可起到根治性治疗的目的。但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损害到正常组织。放射性肺损伤是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容易遇到的治疗相关性损伤,急性期表现为放射性肺炎,慢性期的表现是放射性肺纤维化。其中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病人接受放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通常在放疗后6周出现。轻者无症状,炎症可自行消散;重者肺脏发生广泛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

通常所说的肺炎,指的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如同感染性肺炎一样,放射性肺炎病人也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常伴有发热、胸闷、气短、气促等症状。但是放射性肺炎不具有传染疾病的特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受照射肺的体积、剂量分割、化疗及既往放疗史有密切关系;其他影响因素如年龄、既往肺病史、肺功能差、吸烟史等也可影响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目前报道有症状的放射性肺炎(≥2级)的发病率约13-37%。放射性肺炎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进程及预后效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放疗过程中积极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制定放疗方案时,要尽量缩小照射面积,靶区要做到毫米必争,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与器官的照射剂量;放疗期间应预防感染;对年龄偏大、合并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最好做姑息放疗,切忌追求疗效而一味提高照射剂量。预防性使用阿米福汀或己酮可可碱已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肺癌放疗患者的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与病变严重程度。

放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及呼吸系统症状,如出现发热、咳嗽、气促三联征,应高度警惕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影像学改变较症状出现一般晚1周左右。若影像学检查发现放疗区域有肺炎改变,应立即停止放疗。同时采取激素及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效,一般采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应做到足量足疗程,之后逐渐减量;给予止咳、祛痰、氧气吸入等对症治疗措施改善症状;合并肺部感染时可加用抗生素。具体治疗方案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如出现放射性肺炎,除了积极的治疗外,配合相应的护理也很重要,主要包括如下:(1)要积极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次数及深浅情况,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给予氧气吸入;(3)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轻度发热可予以酒精或温水擦浴。重者可用激素、抗生素治疗;(4)注意病人咳嗽的变化和伴随症状,对有痰不易咳出者,可轻拍背部,由下往上帮助排痰;(5)保持室内清洁,预防交叉感染。

放射性肺炎并不可怕,发生放射性肺炎后给予积极治疗多数可以治愈,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可以很快得到缓解。此外,胸部放疗在不可手术的III期肺癌中联合化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手段,患者有很大的机会得到根治。因此,不应因惧怕放射性肺炎而拒绝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已建立临床试验推荐中心,目前已有30多个各类肿瘤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其中8个为PD-1药物临床试验,验覆盖肺癌、肝癌、食管鳞癌、淋巴瘤等。各位医生朋友,如果您身边有合适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请随时推荐给我们!

更多临床试验信息,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北京中科崔永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