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上有种现象叫做同名异物,也就是同一个名字对应的是不同的事物。
以菩提树为例,在原产地印度它指的是桑科榕属的一种乔木,在中国南方把无患子科的七叶树叫做菩提树,而北方又把暴马丁香叫做西海菩提,到了更北边的欧洲,他们把椴树叫做菩提树。
同名异物的现象在“淋巴”一词的使用上也是存在的,请看下面三种说法。
1.有的寄生虫会堵塞血管或淋巴。2.牙龈发炎的时候,脖子上的淋巴就肿起来了。3.全身各处流动的淋巴将体内毒素回收并过滤到血液,送往肺、皮肤、肝、肾等被排出体外
三者都提到淋巴,但说的并不是同一回事。
1.指的是淋巴管
2.指的是淋巴结
3.指的是淋巴液
换句话说,我们所说的淋巴其实是把整个淋巴循环系统都包括进去了。今年6月nature上的一篇论文发表了一篇改写教科书的论文,指出大脑也会通过淋巴管道与免疫系统直接联结。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里,熊顿在得知自己是淋巴瘤之后,非常乐观的说:肿瘤嘛,切掉啦。但实际上因为淋巴循环的特殊性,所有的淋巴瘤都是恶性的,并且其他恶性肿瘤也容易随着淋巴扩散。
那么,淋巴到底有什么作用?它的重要指出又在哪里呢?
1.淋巴的主要作用是免疫。
每个淋巴结里有一连串纤维质的瓣膜,淋巴液就从此流过,滤出微生物和毒素,并加以消灭,以阻止感染蔓延。
如果把淋巴结就比作派出所,那么淋巴细胞像是民警一样,随时沿着淋巴管里监控敌情,及时把犯人捉拿归案。
所以,网上因而出现了“血脖肉不能吃”“鸭脖子不能吃”的传言。
猪脖子处的确淋巴结较多,不过,猪肉处理的“核心操作就是‘摘三腺’,即去除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由此保证猪肉的食用安全。
但是,鸭脖子上的“淋巴结”就是一种误读了,这些小颗粒其实是鸭子的胸腺,胸腺是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它和淋巴结的区别就相当于是“警察学校”和“派出所”的区别。因而,它并不是恐怖的有害物质集中场所,不过一般也不会食用。
2.小肠的毛细淋巴管与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有关。
我们吃进来的肥肉脂肪会在小肠中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脂肪酸和甘油,它俩的吸收是通过小肠绒毛里面的毛细淋巴管,而其他的物质吸收则是进入毛细血管。
所以,外界就开始有了传言,说是“通过淋巴按摩可以减脂降体重”。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毛细淋巴管只负责吸收脂类小分子,你吃得多,进入体内的就越多,淋巴循环并不能减少摄入,况且淋巴循环也不需要外力推动。
3.淋巴能收集组织液送回血浆。
人受伤以后会出现组织水肿,这些多余的组织液需要靠淋巴循环运送回血浆,才能恢复正常的液体循环。所以,如果寄生虫堵塞了淋巴管,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送回血液,反而会形成组织水肿。这是中学必修三的考点,这里就不赘述啦。
另外还有一则和淋巴液相关的奇闻异事。
年12月2日发表在《动物学期刊》(JournalofZoology)上的研究称,鸵鸟和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不同,勃起时不是充血而是充淋巴液。
哪里白癜风能治愈郑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