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成立“生物免疫治疗病区”:郑大一附院“生物免疫治疗病区”成立开始收治患者,依托郑大一附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成立,该中心是集科研和临床转化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和临床平台,主要致力于以免疫治疗研究带动免疫治疗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工作。研究主要有“T细胞功能改造”、“免疫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和“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三大研究方向;临床治疗工作主要包括针对肿瘤和其他疾病开展以前沿免疫治疗手段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开展国际前沿的细胞治疗及其他免疫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
郑大一附院
国内首款“干细胞膜片”新药IND获受理:用于治疗低射血分数冠心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受理,受理号CXSL。细胞膜片不含外源性支架材料,应用时将膜片定向移植至受损部位,可提升细胞的存活率,实现细胞在病灶部位的长时间留存。同时,细胞膜片能持续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受损部位的修复和再生。这一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细胞制剂难以迁移到病灶部位及无法长期留存发挥疗效的问题,相比传统的注射方式,细胞膜片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细胞制剂的有效利用率。
干细胞者说
国内首款上市CAR-T药物纳入53个省市惠民保:9月20日,黑龙江省首个全省性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龙江惠民保”正式上线,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纳入“龙江惠民保”,升级版CAR-T治疗药品费用中,其保险金额达万元,免赔额1.2万元,既往症报销35%、非既往症报销%。目前,奕凯达已经被纳入超过60多项商业保险,53个省市惠民保险,备案认证的治疗中心达家,让具有治愈潜力的创新CAR-T细胞疗法惠及了更多淋巴瘤患者。
证券之星
国产CAR-T疗法完全缓解率达87.5%:华东师范大学张楫钦、刘明耀、杜冰、李大力团队联合浙江大医院黄河教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新成果,利用非病毒系统的同源定向修复技术精准敲除PD1,首次生成非病毒、基因特异性靶向CAR-T细胞;并在临床试验中论证了该新型CAR-T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全缓解率达87.5%,首位患者无癌生存已超2年。这是迄今为止全球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淋巴瘤中具有高缓解率和低毒副反应的最好的临床结果。
医世象
CAR-T之父领衔双链CAR-T实体瘤疗法获批IND:VerismoTherapeutics宣布FDA批准其新型CAR-T药物SynKIR-的IND申请,预计将于年第一季度启动1期临床试验,评估SynKIR-在实体瘤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这项名为STAR-的一期试验将评估SynKIR-在表达间皮素的卵巢癌、胆管癌和间皮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标志着SynKIRT细胞的首次人体研究。该技术来自于“CAR-T之父”、首个获批的CAR-T疗法的团队,宾夕法尼亚大学CarlJune团队。
医麦客
新研究发现一种免疫细胞越老杀伤力越强:德国萨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gingCell"期刊上发表新研究成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杀伤性T细胞破坏肿瘤细胞和病原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并且具有很好的记忆力,它会变成终极杀手。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毒性T细胞破坏肿瘤细胞的能力并没有降低,而是逐渐升高。在较老的杀伤性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分析水平显著增加。
AgingCell
科学家发现减缓免疫细胞衰老的新机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可减缓甚至阻止免疫细胞的自然衰老——这是衰老的九大标志之一。该研究小组证实,端粒细胞外囊泡可从血液中提纯出来,当添加到T细胞中时,可在人类和小鼠的免疫系统中呈现抗衰老活性。研究还发现,可直接在细胞中促进“端粒供体”转移反应。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