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宣传日

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从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类,是一种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疾病。

年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因淋巴癌去世,年著名主持人罗京、年轻演员李钰因为淋巴瘤去世,年李开复发声罹患淋巴瘤,年《滚蛋吧!肿瘤君》上映,自此淋巴瘤在国人心中的印象越来越深刻。

《斯巴达克斯》安迪·怀特菲尔德患淋巴癌去世,终年39岁;

香港作词人林振强因淋巴癌去逝;

漫画家熊顿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时年30岁;

台湾歌手阿桑因癌症去世,去世两年前查出患有淋巴癌;

开拓者老板、微软联合创始人之一的保罗·艾伦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

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因患淋巴癌逝世;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因淋巴癌扩散去世;

《情深深雨濛濛》女主角之一的李钰因患淋巴癌病逝;

年我国肿瘤统计年报显示,以白血病、淋巴瘤为代表的淋巴造血组织癌,发病率渐呈低龄化,死亡率位列前十。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

淋巴瘤发病率在6.8/10万,且分型较多,比较复杂,给一线临床医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慢慢的对癌症开始有了了解,从病因、病理以及治疗方式,目前已经形成了规范化的治疗。淋巴癌作为众多肿瘤中的一种,其治疗也在肿瘤治疗史中一步步优化,终于,我们现在可以勇敢的向绝症说不!

今天,借着淋巴瘤宣传日,我们再来了解一次淋巴瘤治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一次革命:手术刀上的希望,切掉肿瘤带来生存曙光

癌症治疗中,手术是第一个可用的手段。在早期的手术时期,虽然医生们相信只要彻底切除癌症组织和其周边组织就能挽救病人,但仍有许多患者因为癌细胞的转移而去世。

第二次革命:放疗与化疗的兴起,全身性疾病的再认识

手术治疗未能治愈癌症,使人们不由意识到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而需要全身性的治疗。

20世纪初,医生观察到放疗可以治愈某些分型的霍奇金淋巴瘤。当研究结果显示扩大放疗区域能提高治愈率后,医生扩大了放疗面积。

然而,随后的几十年中人们认识到胸部放疗的长期效果,并努力减少放疗对正常细胞组织的影响。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氮芥用于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这是第一个治疗淋巴瘤的化疗药物。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了确切的证据表明联合化疗可以治疗儿童白血病和成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

年,CHOP联合化疗方案提高了非霍奇金淋巴瘤治愈率;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联合化疗方案(CHOP方案)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从40%提高到50%。

第三次革命:造血干细胞移植则为复发难治的淋巴瘤带来重生的可能

年,骨髓移植改善了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时间:一项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既往治疗后复发的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接受自体骨髓移植后(治疗前收集患者骨髓,治疗后输回患者体内)改善了患者生存时间。大剂量化疗和放疗后,通过骨髓移植恢复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损伤。这项研究确立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这类复发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地位。

输入淋巴细胞可再次缓解白血病:研究者发现接受异体干细胞移植或骨髓移植后复发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输入生物学匹配的同一捐献者淋巴细胞后疾病可以缓解。

第四次革命:分子及免疫学的兴起,向个性化战斗迈进

靶向治疗

年,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的Levy用B细胞淋巴瘤患者瘤细胞制备了一个抗独特型单抗,患者经这一抗体治疗后,病情缓解,瘤体消失,此举开启了单抗治疗肿瘤的新篇章。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抗体的发展由于异源的因素并不十分理想。

直到年,第一个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被FDA批准上市,此后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开发取得飞速进展。年和年美国FDA分别批准在抗CD20抗体上连接放射性同位素Y90和I的依妥莫单抗替酯和托西莫单抗用于治疗淋巴瘤,年,FDA批准抗CD30嵌合抗体-布妥昔单抗与单甲基金抑素奥利斯他汀E组成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用于治疗淋巴瘤,年安进公司的布利莫单抗(由抗CD19和抗CD3组成的双特异性T细胞待接器)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费氏染色体阴性的急性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前,仍有大量的靶向药物研究陆续开展并逐渐进入淋巴瘤治疗的临床应用:PI3Kδ抑制剂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Syk抑制剂治疗B细胞淋巴瘤;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MLN、CEP-、carfilzomib、PR-以及NPI-等也已进行临床试验,有可能进一步改善NHL的临床治疗状况。

免疫治疗

年,CAR-T免疫疗法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年2月,首个CAR-T获得FDA批准,正式进入临床。

7年前,美国5岁大的EmilyWhitehead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其身上试验了全新的Car-T免疫细胞疗法,使其完全摆脱了癌症,健康生活至今。在与Emily患有同种疾病的25名儿童和5位成人中,所有27人应用该疗法后均得到了完全治愈,没有再检查出癌细胞。EmilyWhitehead也成为这一疗法的招牌人物。

新靶点PD-1/PD-L1,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并在年由FDA批准临床,在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显示出非常突出的疗效,如复发/难治性的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患者可获得85%以上的有效率,超过3年的长期生存率达到50%以上,后续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观察随访才能明确这种药物的治愈能力。

通过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剂进行肿瘤治疗,使肿瘤的免疫治疗从“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向“打破免疫耐受”转化,已成为近年来癌症免疫治疗的新思路,新靶点的不断发现也让肿瘤免疫治疗出现新的热潮。

针对复发难治性的淋巴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PD-1/PD-L1抗体、以及小分子靶向药物PI3Kδ抑制剂和Syk抑制剂相关临床招募正在进行,无论是霍奇金淋巴瘤还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无论是B细胞淋巴瘤还是NK/T细胞淋巴瘤,想要了解临床招募,可报名

生命在握,可愈可求

癌帮帮与您共同战胜淋巴瘤,传递更多新的选择和机会!如您有兴趣了解或参与研究,请与相关人员联系!

参考来源: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开平台

Clinicaltrial.gov

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V3)

临床试验入组申请,肿瘤相关知识获取~

长按识别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