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37(09):-.
作者:潘爽洪万东王宏清
单位: 温州医院消化内二科
引用本文:潘爽,洪万东,王宏清.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18F-FDGPET/CT显像一例[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37(9):-.DOI:10./cma.j.issn.-..09.
18F-FDGPET/CTimagingofprimaryeffusionlymphoma-likelymphoma:acasereport
PanShuang,HongWandong,WangHongqin
DepartmentofDigestiveSystem,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WenzhouMedicalUniversity,Wenzhou,China
CiteasChinJNuclMedMolImaging,,37(09):-.
患者男,39岁,因"腹痛、腹胀伴消瘦1周"入院。既往无慢性病、肿瘤及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稍膨隆,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括号中为正常参考值范围):WBC10.1(3.5~9.5)×/L,Hb(~)g/L,AST14(15~40)U/L,ALT70(9~50)U/L;肝炎标志物、EB病毒、HHV-8、HIV和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血红细胞沉降率2(0~15)mm/1h。腹腔积液检查示:有核细胞6.4×/L,其中分叶核细胞占5%,淋巴细胞占71%,间皮细胞占24%;Rivalta试验结果阳性,乳糜定性结果阳性,腺苷脱氨酶21U/L(40U/L提示结核可能性大),乳酸脱氢酶U/L(U/L提示恶性腹腔积液可能性大),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腹腔积液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均阴性。腹腔积液HHV-8聚合酶链反应也是阴性。胃镜及肠镜检查结果正常。影像学检查:腹部CT(图1A)表现为大量腹腔积液伴网膜污垢样改变,增强CT表现为大量腹腔积液,腹膜、肠系膜、大网膜呈弥漫性增厚,呈污垢状改变,部分呈轻中度强化;腹腔、后腹膜未见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双肺散在炎性灶伴两侧胸腔少量积液。18F-FDGPET/CT检查(图1B,图1C)示:腹盆腔及肠壁弥漫病变伴广泛代谢增高。因3次腹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患者进行了腹腔镜大网膜活组织检查(图2),发现了细胞核巨大、具有B细胞表型、胞质丰富的淋巴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10(+)、CD20(++++)、CD79a(++++)、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95%+),多发性骨髓瘤基因1(++),但间变性淋巴瘤激酶、B细胞淋巴瘤-2基因、B细胞淋巴瘤-6基因、CD2、CD、CD21、CD3、CD30、CD34、CD43、CD5、CD56、CD68、CD7、CD99、CD1A、肌酸激酶、细胞周期蛋白D1、EB病毒编码的RNA、上皮细胞膜抗原、颗粒酶B、骨髓过氧化物酶、穿孔素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均阴性。该患者诊断为非HHV-8相关性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因拒绝进一步化疗,患者于确诊1个月后死亡。
图1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患者(男,39岁)影像学检查图。A.CT图像示,大量腹腔积液伴网膜污垢样改变;B.18F-FDGPET/CT图像示,腹腔及盆腔腹膜见不均匀增厚,肠管及肠管周边见放射性不均匀增高(SUVmax约6.8),大网膜及肠系膜密度呈弥漫性增高、增厚,放射性摄取呈弥漫性条片状及灶性增高(SUVmax约7.0);C.MIP图示,病变范围广,累及腹部、盆部;两侧膈上及贲门周边淋巴结轻度增大,伴代谢轻度增高;双肺肺门及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及异常放射性摄取
图2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患者(男,39岁)病理检查图(HE×)。可见核大且胞质丰富的淋巴瘤细胞
讨论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属于一种独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常发生在体腔,为B细胞淋巴瘤的罕见亚型,以浆膜腔渗出为主要表现,不累及其他脏器,仅在浆膜渗出液中存在大量高度恶性的淋巴瘤细胞,一般不伴腔外肿块,无淋巴结肿大。该病好发于感染HIV和(或)HHV的患者,其中男性居多,肿瘤多发生在疾病的进展期或免疫抑制的状态下(如器官移植后),极个别情况下,可见于免疫功能亢进者。该病的大部分患者常伴有HHV-8感染;当患者HHV-8阴性时,称为非HHV-8相关性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1]。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为浆膜腔积液而无明确的实体病灶。该病的恶性淋巴瘤细胞局限于体腔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该病的诊断多依靠受累组织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和病毒学检查[2]。该病患者的预后不佳,长期生存率低,平均生存期为2~6个月。目前尚无理想的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治疗方案,联合化疗是常用疗法[3]。
根据18F-FDGPET/CT表现,本病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结核性腹膜炎,好发于中青年,临床可表现为腹痛、腹胀、腹腔积液,伴发热及其他结核中毒症状,血红细胞沉降率通常增高,腹腔积液检查可见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PET显像阳性与结核是否处于活动期有关,腹膜多为均匀增厚伴条状18F-FDG代谢增高,腹膜钙化为结核性腹膜炎的特征性改变[4];但本例患者无发热,腹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及血红细胞沉降率未见增高,结合18F-FDGPET/CT表现及腹腔镜大网膜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可排除该病。(2)转移性恶性肿瘤,常有非特异性表现及肿瘤原发病灶的表现,血及腹腔积液肿瘤指标可见升高,腹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原发病灶及肿大的淋巴结,18F-FDGPET/CT多表现为腹膜弥漫性不规则增厚,伴18F-FDG高代谢[4];但本例患者肿瘤指标不高,3次腹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原发病灶及肿大的淋巴结,根据PET/CT表现及腹腔镜大网膜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可排除该病。
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高,但灵敏度低[5],并且不能提示恶性腹腔积液的原发灶。18F-FDGPET/CT检查可通过检测恶性病变的原发灶间接地鉴别腹腔积液的良恶性[5]。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如CT、B超、MRI)仅能反映解剖结构或血流情况,18F-FDGPET/CT可进行全身显像,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病因探查更有优势[6]。PET能够提供活体组织的代谢信息,常在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改变之前即可发现代谢异常[7]。通过18F-FDG摄取状况,不但能了解病灶的功能代谢状态及病理生理特征,还能确定病灶的性质及病变范围,同时有助于确定活组织检查部位[8]。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唯一官方白殿疯病医院哪家好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