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第二大死因。近5年来,中国城市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18.8%,远高于发达国家,据估算,每年新发病例可达~例。

由于认知不足、误诊、缺乏早期筛查机制和医保覆盖,患儿治疗的“时间窗”经常被错过,部分病种的门诊误诊率甚至高达50%。

1

儿童肿瘤需早发现早治疗

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

一般感冒、肺炎发烧,几天就会好。但是,倘若不明原因发烧持续1周以上还不好,特别是经抗病毒、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应及早就诊。

淋巴结肿大长期存在

以非感染性的肿大为主,及皮下组织或其他部位的肿块。如颈部、腋下、腹股沟、腹部、后腰部等;

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下不去,脖子上有很多淋巴结,或淋巴结短时间增大,要警惕肿瘤可能。

不明原因的出血

包括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

较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其中头痛指反复、持续的晨起头痛,应是脑癌的主要早期症状,应做CT、磁共振检查;

关节疼痛不应只考虑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必须了解约有15%~20%的关节疼痛发生于白血病患儿;

而骨骼疼痛则多见于骨肉瘤、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等骨浸润性肿瘤。

神经症状

如头痛、呕吐、走路不稳、面神经麻痹、抽搐等。

非营养不良或寄生虫所致的逐渐加重的贫血,面色苍白。

腹部肿块,如肝、脾肿块等

大部分慢性白血病有巨脾,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可以无症状地出现一个大的腹部肿块,要提倡家长养成经常抚摸孩子肚腹的习惯,观察是否有不正常的肿块。

眼睛的变化,主要是指视力障碍

如果患视网膜母细胞瘤时可出现猫眼样反射,即眼底有黄色或白色的反射光。早期可有视野的改变,表现为患儿看物时要改变头部的位置。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过高或过低,或伴有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见于白血病或侵及骨髓的肿瘤,必要时应做骨髓象的检查。

持续低烧、淋巴结肿大、有可触及肿块等,要及时带孩子就诊。早发现早治疗,七成肿瘤患儿可治愈。

2

儿童肿瘤的发病规律与特点

病因规律不同

儿童恶性瘤多来源于中胚叶组织而不是上皮组织,从形态上观察与胚胎期的幼稚组织相似。

成人主要为胃、肺、肝、肠、乳房和白血病等;而儿童则以白血病为主,约占30%~50%。儿童恶性肿瘤侵袭的主要组织是造血、淋巴系统、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等。病理上儿童恶陆肿瘤多为原发性肉瘤和胚胎性肿瘤(约占92%),属于非上皮性恶性肿瘤;而成人则以腺癌和上皮性癌症为主(约占87%)。

发现概率不同

早期发现儿童恶性肿瘤太多为偶然发现;而成人随医学知识的教育和筛查,早期发现率逐渐上升。

预后不同

儿童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大于60%,其中60%可获痊愈.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肾母细胞瘤等已经被视为"可以救治的恶性肿瘤";成人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小于50%。

预防不同

儿童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较少;而成人则可通过戒烟、改善膳食结构、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如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措施来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总之,与成人癌症不同,儿童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决定于肿瘤的诊断和分期。要想取得较好效果及长期的存活率,必须根据不同的儿童肿瘤、分期、组织类型或亚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

3

儿童肿瘤的防治措施

儿童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是不争的事实,所幸的是它们对于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比较敏感、有效,总体治愈率可达60%。

近十几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于癌症的诊断、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肿瘤专科得以快速发展,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应用于儿童肿瘤临床,使得许多儿童恶性肿瘤的长期无病生存率获得大幅度提高,如肾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从30%升至85%,神经母细胞瘤从25%升至50%,非霍奇金淋巴瘤从25%升至60%。

因此,我们认为,部分儿童恶性肿瘤完全可以治愈,但能否治愈除了取决于肿瘤自身的特性外,主要还取决于能否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

从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布看,儿童良性肿瘤多起源于间叶组织,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间叶组织、胚胎残留组织和生长活跃、代谢旺盛的淋巴造血组织,这与成人肿瘤中癌的高发生率截然不同,也揭示了我们应对儿童肿瘤所持的防治重点。

4

减少儿童肿瘤发病

从年轻父母的自我保健着手,保证父母的生理健康是儿童健康的基本保证,母亲怀孕期间应注意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对药物治疗和放射检查要谨慎。

谨防儿童病毒感染。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伯基特氏淋巴瘤、肝癌等与相应病毒感染有关。

注意儿童身体的异常变化,由于儿童肿瘤发病快、转移早,早期症状不明显,孩子又缺乏自我观察能力,加之家长及学校的忽视,医院就治,切不可麻痹大意。建议家长在孩子睡觉后,抚摸其全身,若哪儿都软平,就没问题,一摸到疙瘩或硬块,要小心。

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物质和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的摄人,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减少肿瘤的发生。

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同时避免肥胖。

避免不必要的射线检查和滥用药物。

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能抽烟,有孩子的家庭、公共场所要减少“二手烟”危害。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獥瀛?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楀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