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科普直播
4月7日,南映瑜副主任以《淋巴瘤全程管理》为主题开展了科普直播录制,为大家讲解何为全程化管理模式。全程化管理即在入院之初,针对初诊的淋巴瘤患者开展科普教育,全面提高患者对淋巴瘤的认知;住院中,管理员进行专业的1对1管理,全方位解决患者诊疗疑虑及治疗中出现的心理、生理问题;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复查评估等,并根据医嘱提醒按时复查。使得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有迹可循。并重点讲解得了淋巴瘤怎么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淋巴瘤如何诊断、如何分期、如何治疗等一系列“干货”。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抗癌。活动二:参与编写《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版)》
4月13日,重庆市第二十七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沙坪坝区三峡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由重庆市肿瘤防治科学传播专家团编审,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和医院联合发布《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版)》。我中心参与书写了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的筛查和预防信息,分析高危人群,给出筛查建议和预防措施,帮助市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活动三:刘耀教授接受“血液前沿”栏目专访,介绍HIV相关淋巴瘤诊疗进展
刘耀教授在4月17日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上接受了“血液前沿”栏目就HIV相关淋巴瘤的治疗策略进行访谈。刘耀教授谈到年HIV相关淋巴瘤发病率已超过卡波西肉瘤(KS),其恶性程度处于HIV相关肿瘤的首位,医院数据显示,80多例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瘤患者中有50%在诊断淋巴瘤时发现伴有HIV感染。这部分患者以颈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诊断淋巴瘤的同时诊断出HIV感染。截止年10月据重庆全市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着和艾滋病病人约5.4万例,HIV感染患者发生淋巴瘤的几率是非感染者的倍,目前重庆乃至全国对HIV感染相关淋巴瘤处于“无人问津”状态,社会隐患大,需要引起政府及医疗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针对上述社会问题,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迎难而上,制定了HRL诊治规范并积极收治上述患者。自年至今已收治86位HRL患者,积累了宝贵的临床诊治经验和详实的病例数据。未来将通过诊治关口前移,优化治疗方案,成立区域协作组等形式,提高HIV相关淋巴瘤整体治疗水平,惠及更多患者。活动四:淋巴瘤规范诊疗巡讲基层行-江津站
4月19日,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淋巴瘤规范化诊疗巡讲以“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为主题在江津顺利举行。巡讲活动医院肿瘤科主任兰翠茹教授主持,院长杨旭东教授、医务部部长熊卫平,检验科主任曹辉秀、放射科主任陈力出席活动。我中心李杰平教授医院带来《我们如何诊断CLL?》的主题讲座,从几张最普通的常规检查报告将大家带入了“小B细胞淋巴瘤”的“微观宇宙”,深度剖析了发病机制的“波诡云谲”,解读了历年指南的波折更新。黄德鸿医师以《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诊疗进展》为题,医院病检结果的差异进行比对分析,强调了检验、病理、影像诊断“环环相扣”的重要性;还介绍了苯达莫司汀、奥妥珠单抗、抗体药物偶联剂、双特异性单抗、CAR-T细胞治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新进展。活动五:患者健康知识讲座
4月20日,在血液肿瘤中心二病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患者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南映瑜副主任讲解了《淋巴瘤的规范治疗》,从淋巴瘤概论、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等四个方面做了详细讲解。内容涵盖淋巴瘤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展开,还有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和分期;淋巴瘤的化学、放射、手术、靶向治疗以及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随着越来越多新药的研发、上市,我们走向靶向时代、免疫时代、基因时代,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更好的治愈。最后强调了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拥有规律的生活,还可以适当的锻炼以搭配合理的膳食。这让在座的各位患者和家属对治愈淋巴瘤有了更大的信心!紧接着,刘婷婷科护士长以《化疗注意事项,您了解多少》展开详细讲解,指导患者住院化疗前、化疗时和化疗出院后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