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男,29岁,汉族,躯干、四肢起皮疹2个月。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部、背部出现散在甲盖大小类圆形暗红色斑片,无痛痒,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色素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无效,后皮疹逐渐增多,且突出于皮面,形成浸润性斑块、结节,伴肩关节疼痛,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为进一步诊治,于年1月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格检查:一股情况好,精神可,双侧锁骨上窝,双侧腋窝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触及肿块,直径约2cm大小,活动度欠佳,皮肤科专科检查:躯干、四肢密集分布直径1~5cm大小的暗紫红色浸润性斑块和结节,类圆形,境界欠清楚,无压痛,质坚实,皮温正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血沉、肿瘤标志物、体液免疫、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全套、IgGⅣ分型等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计数个/μl,CD19+B淋巴细胞计数77个/μl;全身浅表淋巴结B超:双侧锁骨上窝,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大22.3mm×13.4mm;PET-CT:符合淋巴瘤;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比值增高,分类中原始细胞占7.5%。未经治疗,10d后于外院再次行骨髓检查,结果显示原始淋巴细胞占45%,幼稚淋巴细胞占9.0%;流式细胞术检测:本次骨髓有7.61%的细胞考虑为恶性B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报告单:未见克隆性数目及结构异常;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表皮大致正常,真表皮之间可见无细胞浸润带,真皮全层及脂肪层可见大量的异型淋巴细胞围血管或呈片状浸润,个别细胞在胶原间穿插浸润。IHC:Ki-67肿瘤细胞超过60%阳性,CD19、TdT阳性,Pax-5阳性,CD3阴性,CD20阴性,CD4阴性,CD5阴性,CD79弱阳性,CD56阴性,MPO阴性,CD34阴性,CD10阴性,切片符合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请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以除外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累及皮肤;(骨髓)骨髓增生活跃组织像,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累及骨髓待除外。诊断: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治疗与转归:明确诊断后,患者要求转外院进一步治疗,外院给予VICP联合培门冬酶化疗[注射用硫酸长春地辛(4mg静脉滴注d1、d8、d15);善唯达(20mg静脉滴注d1-3);强的松(80mg口服d1-14之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环磷酰胺注射液(mg静脉滴注d1、d15);培门冬酶(IU肌肉注射d8、d22)],第一疗程化疗,效果可。于第二疗程化疗开始后第26天死亡(死因考虑感染性休克、颅内出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