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癌意识逐渐增强,肺部低剂量CT筛查早期肺癌已很普遍,发现肺部结节及磨玻璃影的患者越来越多,当我们的亲朋好友发现肺部结节的时候,大可不必慌张。
什么是肺结节?
是指肺内直径≤3cm的密度增高影,通俗讲就是CT上黑色的肺里有小白点。>3cm的白色块状影称为肺肿块,通常肿瘤的可能性很大。
结节直径≤3cm
结节直径>3cm
肺结节=肺癌?
不等于,不等于,不等于!(敲黑板)
肺结节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前者是感染肺炎、肺结核等痊愈后留下的疤痕,也有可能是良性肿瘤,恶性结节则包括肺癌、淋巴瘤、转移癌等。
那么,在那么多肺结节中,恶性的占比到底有多大?
美国有一个大型肺癌筛查研究发现,肺结节中96.4%为良性,也就是说,只有不到4%的肺结节是癌症。
我是不是那4%的倒霉鬼?
首先要看你是否具备患癌高危因素:
1、吸烟; 2、体重超重、肥胖或缺乏身体活动; 3、过量饮酒; 4、不健康饮食; 5、病毒或细菌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等); 6、职业中的致癌物质; 7、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 8、空气、水、土壤污染; 9、紫外线照射; 10、遗传易感性及生育因素等; 11、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等。
当然了,疾病的发生也并非绝对,即使你成功避开了以上所有危险因素,也不代表着你的肺癌患病概率就一定为0;同样地,有些农村老伯吸烟凶得很,眼看着肺癌危险因素占了大半,也有照样健康活到90岁的。
正如努力了不一定成功,而有些学霸考前突击一周也比勤勤恳恳复习了仨月的学渣高分。(这个比喻让视点君有点小忧桑……)
发现肺结节,应该怎么办?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①高危结节(≥15mm或8-15mm且CT有恶性表现):建议进一步PET/CT、穿刺活检或者直接手术切除。
②中低危结节:建议定期复查。因为结节较小时鉴别良恶性非常困难,检查手段有限,总不能为了不漏掉4个而让96个白白挨刀子吧。
应该如何复查?
一般来说,影像学检查是不能定性的。任何辅助检查都需要与临床结合才有协助诊断价值。20岁年轻人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这样的结果,如果没有临床不适症状的话,可能是之前的炎症或结核留下的。建议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可以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具体随访的间隔需要结合每个患者具体情况,由接诊的医生决定。
对于单个结节而言,随访两年,如果结节的大小、密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即为稳定结节,可以终止复查。但肺内存在多个结节的情况,总观察期需要延长至5年。
总结:
肺里长了不明不白的东西确实令人闹心,但肺结节不意味着肺癌,也不全表明我们离肺癌更近了一步,这和着名的“乙肝→肝硬化→肝癌”肝癌三部曲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况且,肺脏中的“好人”比“坏人”多得多呢。
此外,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把“坏人”及时揪出来是关键,但想在“坏人”还没留下明确证据前缉凶却是很困难的,需要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变化,定期复查不影响治疗效果。
等到时机成熟,再把恶性肿瘤一锅端。做到不错杀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