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来源

徐应永

中华肿瘤杂志,,38(2):-.

摘要

免疫调节点抑制剂通过结合T细胞调节因子,阻断T细胞的抑制信号,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免疫治疗的疗效持久,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久生存。通过分析免疫调节点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的经验,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性讨论。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体内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肿瘤),但也可以促进其发展,这一动态过程称为肿瘤的免疫编辑,包括免疫清除、免疫平衡和免疫逃逸。免疫清除是人体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的重要途径,包括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加工处理肿瘤抗原、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毒性T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等3个主要步骤。然而,随着肿瘤的发展,其免疫微环境会发生变化,免疫编辑向着免疫逃逸的方向发展。认识免疫编辑,通过活化机体的免疫反应杀灭肿瘤细胞,这种针对肿瘤的免疫治疗称为免疫肿瘤。

免疫肿瘤不是一个新命题。早在年,纽约外科医师WilliamColey观察到恶性肉瘤的缓解与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可能有关,他调配了一种含有已死的脓性链球菌和黏质沙雷氏菌的液体(Coley毒素),用来治疗恶性肉瘤患者,其作用机制与细菌活化免疫反应有关。其后的1个多世纪里,人类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诸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克隆抗体(如CD20单抗)、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及其以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为平台的肿瘤疫苗(如sipuleucel)等。尽管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但未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中。直到近年来,免疫调节点抑制剂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肿瘤再次引起人们的







































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