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是张开理想的双翼展翅高飞的年紀;是张开双臂拥抱爱情与家庭的年纪;是神采奕奕如惊鸿般灿烂的年纪。然而,她的26岁却承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非霍奇金淋巴瘤”,她甚至都搞不懂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考研之路漫长而又充满斗志,本应是意气风发之时,一记当头棒喝击碎了她的梦想,同时也击碎了这颗年轻的心,自此六个疗程的化疗药物变成为她的日常,药物副反应让她痛不欲生、神情黯然、泪流满面,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难道如风雨般来到这个世界,突然又要以微尘般逝去吗?她纠结、她呐喊、她恨命运不公却又无能为力。
看到曾经坚强的女孩变成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很是心痛。想让这个女孩振作起来,一句句温暖的鼓励,像阳光升起在晦暗的天空。为了让女孩减轻化疗引起的呕吐,手把手教她按压穴位的方法;为了让女孩安全度过化疗周期,不厌其烦的教她练习冥想、腹式呼吸和肌肉放松。“意念是一个人最强大的武器,它可以帮你击败所有的强敌”,武老师总是这么说,而我们也能总是耳濡目染的受益,我知道,女孩也试着在接受并且变得勇敢。
那淋巴瘤是什么?会治愈吗?
别着急,请听我慢慢说: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是近年来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这意味着,大概每5分钟就有1人确诊为淋巴瘤,且发病率仍逐年提升,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
按照肿瘤细胞病理特征,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约占所有淋巴瘤的80%。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占比最多。
近20年来,我国在淋巴瘤的治疗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治愈率大幅提升。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能够达到70%—80%,甚至更高,上海科技日报9月15日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淋巴瘤联盟主委、医院淋巴瘤科主任朱军说:“淋巴瘤已成为目前控制率、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
与其他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不同,淋巴瘤作为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其治愈手段主要通过化疗。同样也与其他肿瘤不同的是,淋巴瘤其实是一大类疾病,其包含了数十种不同的亚型,而每一种亚型往往又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
幸运的是,淋巴瘤是一种对化疗非常敏感的疾病,其治愈率总体上要超过前述的其他恶性肿瘤。因此无论对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没有必要采取悲观的态度。
近年来,肿瘤的治疗理念已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从以往同肿瘤细胞你死我活的斗争理念逐步转变为控制肿瘤生长与肿瘤共存的治疗理念。因此,对于淋巴瘤的患者而言,首先要改变对于疾病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做好长期与肿瘤做斗争的心理准备。
事实上,很多良性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同样是不可治愈的,如果不长期服药控制血压或血糖同样会有生命危险,但为什么老百姓对于这2种疾病不以为然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担心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心理无法承受。
不可否认,只要是恶性肿瘤就存在疾病复发的困扰。对于个体来说,关键还是要加强随访,用时间来验证远期治疗效果。
在复发风险最高的前2年,需要让患者每3月进行1次随访,进行一些相关的检查;从第3年起延长间隔,一旦满了5年没有复发,那恭喜你可以认定为肿瘤治愈了。
当然临床上也有5年后复发的病例,但一般比例不会超过5%,另外也与某些特别的淋巴瘤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在治疗后的康复期内,还要注意观察与肿瘤复发有关的一些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持续性疼痛或者淋巴结肿大等,医院就诊。
总之,通常描述恶性肿瘤采用的“不治之症”这个词并不完全适用于淋巴瘤,因此,即便得了你认为不可治愈的淋巴瘤也不要盲目地悲观厌世,要相信现代医学的进步,会使很多患者都能够从治疗中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
最后也祝愿所有的淋巴瘤患者都能够早日康复,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肿瘤中心
淋巴肿瘤科致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