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12月10日据媒体报道,“情况很稳定,再休息几天就可以出院了,这段时间注意休息。”医院三墩院区泌尿外科病房内,患者肖先生和妻子在听完医生的嘱咐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资料图王金辉制图

五年来反复被腰酸腰痛折磨困扰,任谁也想不到,竟是一颗肿瘤在作祟。

腰酸5年,竟是一颗肿瘤惹的祸

肖先生是安徽人,今年57岁,5年前开始出现间断性的腰酸不适,医院的骨科就诊,但均未找出病因,以为自己是腰肌劳损或椎间盘突出症,休息几天后便开始对病情不管不顾。

最近一个月,肖先生的腰酸症状日益频繁,医院B超和CT检查显示,肖先生右侧腹膜后见一巨大占位性病变,病灶部位密度不均,伴环状钙化,瘤体紧贴下腔静脉,医生考虑是神经纤维或畸胎瘤。

10月22日,肖先生来到医院三墩院区,进一步行肾动脉CTA显示右侧腹膜后团片影,才知道右侧腹膜后长了一颗8×7cm大小的肿瘤,虽说可能是良性肿瘤,但如果不及时摘除,肿瘤可能越来越大,最后浸润血管,或导致周围脏器受压而功能受损。

“腹膜后肿瘤是于腹膜后方的间隙中生长的肿瘤,因其位置深、周围重要脏器、血管密集、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空间狭小,被外科医生视作身体里的‘地雷’,而要切除长在这个部位的肿瘤,对于手术医生的技术而言,是一很大的挑战。”泌尿外科主任郁建迪副主任医师为肖先生制定了经后腹膜腔右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微创治疗方案。

10月25日,郁建迪带领团队为肖先生进行了手术,将与下腔静脉紧密粘连的巨大肿瘤摘除,历时3小时,术中无大出血和副损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腹膜后肿瘤不常见,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医院泌尿外科周海永医师介绍,腹膜后肿瘤相对少见,恶性居多,以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胚胎癌和恶性淋巴瘤居多,多数侵袭性不强,易原位复发而很少转移。良性的腹膜后肿瘤以畸胎瘤、神经鞘瘤、纤维瘤为多见。

“肿瘤比较小时,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等到有症状时肿瘤已经很大,所以不容易早期发现。同时,由于腹膜后区域结构复杂,大血管多,有一定的手术难度。”他表示,很多病人和家属在发现该肿瘤后往往不知道该找哪科医生,建议首选外科相关科室。

该科骆声福医师亦提醒,腹膜后肿瘤患者早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直到肿瘤侵及、压迫、阻塞周围器官后才出现症状。腹部肿块、腹痛、腹胀、临近器官压迫症状是最先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一旦出现如上不适,医院就诊,切莫拖延。

不可忽视的“腰酸背痛”

防治结合,专家建议这样做

很多肿瘤脊柱转移患者,首先都是出现脊柱疼痛等症状,也正因为此,常会被误以为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造成误诊或漏诊。因此,早期预防很重要。

癌症患者,尤其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需要定期做ECT检查,接受全身骨扫描,做好筛查工作。一旦出现腰背痛、颈肩部疼痛等症状,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没有肿瘤病史,但长期疼痛的患者,在骨科或其他科室就诊时,也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增加影像学检查。

广大中老年人群,建议每年定期体检,根据不同年龄,体检项目中需要包含不同部位的影像学检查以及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查。对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也建议每年定期检查。

延伸阅读:

癌症早筛时代到来,这些知识你不可不知

被称为“健康第一杀手”的癌症,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噩梦。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8万人。我国癌症患者人数逐年增长,每年相关医疗费用超过亿元。

“人们‘谈癌色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癌症患者就医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说。

肿瘤早期体积小,未发生转移,较容易切除,因此,越早发现恶性肿瘤组织,越有利于增加患者存活机会。中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利介绍,以肺癌为例,临床数据表明,早期肺癌的五年平均生存率明显要比晚期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通过规范化筛查早期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医学界格外看重癌症早期筛查。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说,通过中央财政支持,我国开展了农村高发地区、淮河流域、部分城市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以及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目前,项目地区癌症早诊率超过80%,治疗率达到90%,筛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降低46%,早期病例诊疗费用较中晚期节省近70%。

记者了解到,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个项目地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在20个省份45个城市开展。国家还将逐步扩大高发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创造条件普遍开展癌症机会性筛查。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杭州网都市快报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