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医生您好!请问我们肿瘤患者应该多久复查一次呢?
专业解答:您好,在疾病确诊及行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我们建议:2年内,三个月定期复查一次,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2-3年内,6个月定期复查一次;3-5年内,一年定期复查一次;5年以后,一年内定期复查一次,直至终身。若期间有不适症状,随时复诊。医院复查,以便前后结果对比。
患者:那复查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检查呢?
专业解答:复查时一般抽血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肿瘤标志物等,因此在复查前应避免熬夜,清淡饮食,前一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抽血结束,不应进食。专科检查包括CT、MRI、彩超等。接下来,我们就几种常见肿瘤疾病谈谈具体应该做些什么检查。
肺癌
在云南,肺癌是高发癌症。按病理类型分类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查,胸部平扫CT/MRI均可;若是晚期肿瘤或术后并淋巴结转移,建议胸部强化CT,以了解淋巴结肿大情况。其他项目包括肺癌五项(CEA、NSE、CYFRA21-1、ProGRP、SCC等)、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若术后病检为良性结节,6个月定期行胸部平扫CT即可。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需要做基因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腺癌(最常见)、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该疾病的认识可达到分子水平,基因突变率高,通过基因检测,了解患者哪种基因发生了突变,适合使用哪种靶向药物,帮助医生为患者筛选出最可能受益的靶向及免疫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及不良反应,从而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争取获得最佳治疗时间。因此,如果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应及时进行基因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较少,基因检测的价值不高。
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病情稳定后一年复查一次,应该做乳腺及腋窝淋巴结彩超、乳腺CT、肿瘤标志物(CEA、CA、CA等)、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如需钼靶检查两年1次即可。
术后内分泌治疗,口服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等)的患者,每年做一次妇科超声;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或来曲唑)、卵巢去势药(诺雷得)的患者,建议半年或1年复查1次骨密度;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期间每3个月检测一次心脏彩超。
肝癌
肝癌患者,生存期一般6至12个月,长期住院治疗和复查也是惯例。三个月复查腹部彩超、肿瘤标志物(AFP、CEA等)、一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若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还要行血清病毒量检测。半年行上腹部CT/核磁检查是必要的。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患者,首先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B超,其次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CEA等)、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等。病情稳定后每年一次复查。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复查时间与其他肿瘤患者稍有不同。发病第一年内应每月复查1次,第2-3年病情稳定后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则须每半年复查1次。病情稳定5年后每年复查1次。复查时最重要的是血常规,其次是骨髓象,肝肾功能、电解质、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腹部彩超和腹腔淋巴结超声检查等。
消化道系统癌症
消化道系统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以结直肠癌患者为例,需完善胸腹和(或)盆腔CT/MRI,腹部彩超、肿瘤标志物(CEA、CA等)、血常规、肝肾功、大便常规等。术后1年内行1次肠镜检查,无异常者3年后一年复查2次;术后5年病情稳定每年1次。
妇科癌症
妇科癌症,包括阴道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以宫颈癌患者为例,包括盆腔CT/MRI、腹部彩超、肿瘤标志物(CEA、CA、CA等),血常规、肝肾功,同时需要进行宫颈或阴道细胞学检查(HPV)等。术后1年内3个月复查一次检查,无异常者3年后一年复查2次;术后5年病情稳定每年1次。
泌尿系统癌症
泌尿系统癌症,包括肾癌、膀胱癌、输尿管癌、前列腺癌等。以膀胱癌患者为例,需完善泌尿系统和腹部彩超、盆腔CT,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TPA等)、血常规、肝肾功、尿常规(尿中脱落细胞检查),必要时行膀胱镜检查,明确膀胱内是否存在肿瘤复发的情况。术后1年内3个月复查一次检查,无异常者3年后一年复查2次;术后5年病情稳定每年1次。
以上是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按照以上建议的时间和项目完成复查。若有除原发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感到不适、疼痛等异常症状,可行骨扫描、头颅CT、PET-CT等其他项目,明确是否有转移、扩散,不做常规使用。最后,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抗癌路上,你我同行,祝您早日康复!
本文作者:何珊(现就读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级研究生,中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肿瘤病的中医防治与研究。师从于郭利华教授。)
指导老师:郭利华
医院(云南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医大师张震疏调学派学术继承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云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
擅长:肺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尤其应用在中医药对抗放化疗毒副反应、治疗癌性疼痛、癌性发热以及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