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发布,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道癌等癌症类型再次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专家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数据引起广大群众的重视,从而引导大家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例,发病率为.22/10万,比年(.80/10万)增长3.9%,-年标化发病率年平均增长1.6%。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趋势
年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肺癌发病居第一位,其次是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女性中乳腺癌发病居第一位,其次是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
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5岁以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25岁后开始逐渐升高,55岁以前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55岁以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0~14岁组,白血病比例最高;
15~44岁组,甲状腺癌比例最高;
45~64岁组,男性肺癌比例最高,女性乳腺癌比例最高;
65岁以上组,无论男女肺癌的发病率均居第一位。
恶性肿瘤的地区分布
年北京市城区共报告病例例,占新发病例数的66.9%,发病率为.70/10万;郊区共报告病例例,占新发病例数的33.1%,发病率为.64/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郊区。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地区分布
常见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肺癌发病率由年的51.15/10万上升至年的63.20/10万。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由年的49.88/10万上升至年的67.09/10万。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在年、年均呈45岁~组和60岁~组双峰分布,而年自40岁以后发病率进入高峰期。
北京市女性户籍居民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
结直肠癌发病率30岁以后逐渐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年龄别发病率
肝癌发病率0岁~组有一个小高峰,1~29岁很少发生,30岁以后逐渐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肝癌年龄别发病率
胃癌发病率40岁以后开始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胃癌年龄别发病率
食管癌发病率45岁以后开始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
男性甲状腺癌发病率由年的2.35/10万上升至年的15.07/10万;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由年的7.04/10万上升至年的41.11/10万,顺位由年的第九位升至年的第三位。
-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甲状腺癌发病趋势
年、年甲状腺癌发病率自20岁以后开始呈现增高趋势。年数据显示,自10岁起,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即开始升高,至35岁~组、40岁~组最高。根据年数据可知甲状腺癌高发病率主要集中在30~54岁。
北京市户籍居民甲状腺癌年龄别发病率
前列腺癌发病率由年的9.22/10万上升至年的20.58/10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顺位由年的第八位升至年的第五位。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高年龄组,其发病率在55岁以前很低,55岁以后快速升高。
北京市男性户籍居民前列腺癌年龄别发病率
子宫体癌发病率自25岁以后逐渐升高,到55岁组达到高峰,70岁之后逐渐下降。
北京市女性户籍居民子宫体癌年龄别发病率
宫颈癌发病率由年的7.37/10万上升至年的8.98/10万。年、年宫颈癌发病率在中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有两个发病高峰,年宫颈癌只有中年龄组一个发病高峰。
北京市女性户籍居民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
卵巢癌发病率40岁以后明显升高。
北京市女性户籍居民卵巢癌年龄别发病率
膀胱癌发病率40岁以后逐渐升高,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肾癌发病率在0~4岁组有一个小高峰,之后下降,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在75岁~组到达顶峰,80岁以后下降。
淋巴瘤在45岁以前发病率较低,45岁以后明显升高,80岁~组达到发病顶峰。
胰腺癌4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升高,80岁~组达到发病顶峰。
白血病发病率年为6.48/10万,年为6.19/10万,10年间变化不明显。
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状况
北京市恶性肿瘤年确诊病例的5年观察生存率居前三位的依次为甲状腺癌(91.08%)、子宫体癌(81.86%)及乳腺癌(81.85%)。
年北京市常见恶性肿瘤确诊病例的5年观察生存率
肺癌稳居第一,早期筛查很重要
从以上大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肺癌稳居榜首第一的位置。对此,专家指出,早期筛查很重要。
但是对于有疑似肺癌症状医院做哪些检查呢?
如果怀疑肺癌,需要查的项目: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检查、病理细胞学检查。
病史和症状:长期干咳或有钻液痰尤其是痰中带血时应予警惕,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但青年人并不除外患肺癌的可能性。慢性咳嗽的人当咳嗽性质发生变化,或反复在某一肺叶、肺段发生炎症时,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
常规检查方法80%-90%的肺癌患者可以确诊。个别患者需借助特殊造影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肿瘤标记物的测定可以作为参考。
肿瘤标记物:
肺癌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铁蛋白(FER)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其中癌胚抗原在肺癌病人阳性率可达40~60,其水平与病情轻重及愈后有一定的关系。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透视及照片、CT、体层摄影和MRI等。主要观察:肺部肿块特征,肿瘤范围,是否侵犯肺门、纵膈、胸腔积液、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膜、胸壁和是否伴有肺不张等。透视一般只作为肺癌的筛选。
X线诊断为肺癌首选基本方法,正侧位胸片可全面观察病变的部位和形态,特别对周围型肺癌意义更大。CT为肺癌影像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其对肿瘤分期、定位、搜索位于隐蔽部位的病灶和了解肿瘤侵犯的部位和范围等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细胞学检查:
经皮肺穿刺活、包括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其中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获得病理学诊断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阳性率在60%-80%,一般认为中心型肺癌痰检阳性率较周围型高。
小细胞肺癌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最高,鳞癌次之,腺癌最低。痰液送检以4~6次为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有效手段,可直接观察肿瘤的部位和范围,提高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的阳性率,并可进行局部治疗。
哪些人尤其需要留意肺癌?
长期吸烟、被动吸烟、雾霾、烹饪油烟、职业接触、肺部慢性病和遗传基因等都是诱发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目前我国2/3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3%。
你35岁了吗?抽烟吗?身边有人抽烟吗?长期经受雾霾影响吗?经常咳嗽2周不愈吗?是时候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北京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