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淋巴瘤是较为常见的惰性淋巴瘤,在中国占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属于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之一。滤泡淋巴瘤的治疗目前主要为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化疗,但该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滤泡淋巴瘤患者仍有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对此,医脉通特别连线医院的张会来教授,就滤泡淋巴瘤的治疗现状与前景进行分享。
张会来教授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血液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恶性淋巴瘤的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医脉通:首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滤泡淋巴瘤的治疗现状,滤泡淋巴瘤患者仍有哪些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张会来教授
中国目前滤泡淋巴瘤的发病率相比于欧美国家较低,仅占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滤泡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长,一般超过十年,五年生存率接近90%。关于滤泡淋巴瘤的治疗现状,我总结了四个问题。
首先大部分滤泡淋巴瘤患者难以治愈,患者在疾病缓解过后会再次复发。经过反复的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幅减少,三次复发后滤泡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有1.2年。总体来看这部分滤泡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仍然较为棘手。因此,目前滤泡淋巴瘤的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滤泡淋巴瘤有一项和预后有关的重要指标POD24,POD24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两年内是否出现下一次进展。这个指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目前20%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会出现早期疾病进展,一旦出现早期疾病进展,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0%。而如果没有早期进展,患者的五年的生存率能够达到90%。两者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接着是滤泡淋巴瘤转化的问题,一旦出现转化,患者的生存会大打折扣,因此转化仍然是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30%-40%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会转化成侵袭性淋巴瘤,每年3%-5%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会出现转化,20%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会转化成双打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比较凶险。然而目前依然没有明确的标志物来预测患者的早期进展风险。
最后滤泡淋巴瘤的预后风险模型中仍有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目前滤泡淋巴瘤临床上可用的预后风险模型包括FLIPI1、FLIPI2、PRIMA-PI等等。但是这些模型在准确性方面仍有不足的地方,无法精准判断哪些滤泡淋巴瘤患者属于高危患者。例如m7-FLIPI评分无法判断以奥妥珠单抗或苯达莫司汀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的预后,PRIMA-PI评分也无法判断R2方案的预后。因此目前滤泡淋巴瘤在预后模型方面仍有很大的困境,需要寻找更好的滤泡淋巴瘤风险模型来指导滤泡淋巴瘤的诊治。目前滤泡淋巴瘤的现状和未被满足的需求主要是以上四个方面。
医脉通:滤泡淋巴瘤目前的治疗方案有哪些,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张会来教授
目前滤泡淋巴瘤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R-CHOP方案,R-CVP方案、BR方案、R2方案也是治疗中常用的方案。临床指南推荐的滤泡淋巴瘤方案取决于患者的疾病分期。对于I期或持续性II期滤泡淋巴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单纯放疗。但是放疗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将近一半的患者在接受单纯放疗治疗后十年内会出现复发。因此目前关于I、II期滤泡淋巴瘤患者究竟该选择单纯放疗还是联合治疗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究竟采取哪种治疗方案更好需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目前已经有研究发现相比于单纯放疗,放疗联合R-CVP方案能显著改善滤泡淋巴瘤患者的PFS。因此虽然目前临床指南推荐单纯放疗,联合治疗可能是未来I、II期滤泡淋巴瘤未来的治疗趋势。
虽然部分I、II期滤泡淋巴瘤患者能够通过单纯放疗或者联合治疗获得治愈,但是对于这部分患者需要去识别哪些是高复发风险患者,这是目前滤泡淋巴瘤治疗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