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

年,PD-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在国内上市。目前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但关于帕博利珠单抗的临床试验方向远不止于这两种疾病。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一项将帕博利珠单抗序贯AVD化疗用于治疗初治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多中心2期临床研究结果即将公布,让我们抢先了解一下。

研究背景

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该批准基于一项关键试验结果:总缓解率(ORR)达69%,完全缓解率(CR)达22%。为了研究PEM单药对先前未经治疗的cHL患者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采用序贯PEM和AVD化疗治疗未经治疗的cHL的2期临床试验。此处报告一线PEM单药治疗疗效(PET2)的初步分析结果和2个周期AVD化疗之后的中期FDG18-FDGPET-CT(PET3)结果。

研究方法

入组条件:患者年龄≥18岁,新确诊为I-IV期cHL,包括伴有至少1个危险因素的早期患者(根据NCCN标准)。入组患者按顺序先接受3个周期的PEM(每三周为一个周期,mg),然后接受中期PET-CT(PET2)检查以进行初步分析。随后,在初始阶段的基础上,患者再接受4-6个周期的AVD化疗,在2个周期的AVD化疗后以及治疗结束时重复进行PET-CT。不进行巩固性放疗。根据Lugano标准和总代谢肿瘤体积(TMV)下降对PEM单药治疗疗效进行评估。假设在AVD之前进行PEM单药治疗可使CR率达到50%,并且与以前的报告相比,可以降低2个周期AVD后的中期PET(PET3)阳性率。

研究结果

年9月至年3月,共纳入30例患者,数据截止日期为年6月14日。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0岁(21-77岁),4例患者>60岁。11例患者为男性,大多数入组患者(83%)为白种人。12例患者为预后不良的早期疾病(6例均有较高的ESR、B症状及纵隔大肿块)。18例患者为晚期疾病(III期5例,IV期13例;IPS评分:3-4分7例,1-2分10例)。所有患者(30例)的不良风险因素包括大肿块或纵隔大肿块(n=12)、B症状(n=14)和结外疾病(n=16)。

总体治疗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事件为1-2级。各级别相关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n=10)、皮疹(n=9)、贫血(n=8)、输液反应(n=5)、肝功能检查升高(n=5)、关节痛(n=4)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亢(n=3)。3级和4级不良事件(无论是否相关)包括:3级:淋巴细胞减少症(n=4)、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3)、高血压(n=2)、腹泻(n=1)、高血糖(n=1)和低钠血症(n=1);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10)、转氨酶升高(n=1)和败血症(n=1)。唯一的一例3级或4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是4级转氨酶升高,通过类固醇治疗和治疗延迟而解决。

最初的PEM单药治疗后,30例中有11例达到CR(37%;Deauville1-3),包括3例纵隔大肿块患者。在进行PEM单药治疗后,还有另外4例大肿块患者和4名其他患者的疾病明显缓解,但根据Lugano标准未达到CR(图1A)。

为了更好地表征缓解深度,研究者对总代谢肿瘤体积(TMV)的下降情况进行了定量(图1B)。在PEM单药治疗后<CR且可以分析TMV的17例患者中,有8例的TMV降低90%。

1例患者具有非典型反应,清除了原始疾病部位,但出现了新的疾病部位,且在2个周期AVD化疗后得以消退。在所有患者中,2个周期AVD后CR(Deauville1-3)率为%。完成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5(范围:1–12)个月。没有患者需要改变治疗方案、复发或疾病进展,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为%。

结论

尽管该研究未达到其主要终点,但研究数据表明,3个周期的PEM对新确诊的早期预后不良或晚期cHL患者高度有效。PEM单药可使大多数患者的TMV降低90%以上,随后进行2个周期AVD化疗后,CR达到%。迄今为止,尚无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或改变治疗方案,并且总体上耐受性良好。与一线治疗中其他新型联合方案相比,这种无放疗和无博来霉素的治疗方案值得在更大的试验中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证实有效率并评估疗效。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